客服热线:189888977

利用强场电离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弱”测量

2022-02-28 17:53:17浏览:2202来源:LightScienceApplications   

     对于具有轨道角动量的光束,其轨道角动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束的性质。因此,如何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迄今,轨道角动量的探测通常是通过光学手段实现的。其中一个主要方法是利用光学干涉技术,干涉条纹的数量能够反映光束的拓扑荷数。另一种传统的手段是观察光束经过特定掩模板之后的衍射图案。此外,涉及例如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和二维材料的光电效应等,人们也实现了对特定光束轨道角动量的测量。然而,几乎所有这些传统的光学方法,都可以看作是强耦合测量,测量本身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光束的轨道角动量态。因此,有必要寻找到一种新的、直接的方法使得测量轨道角动量的同时,防止轨道角动量量子态的塌缩。

 

图1 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产生双色同向旋光场

 

    在强场物理领域,得益于超快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飞秒涡旋光脉冲在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今,人们发现通过高次谐波产生过程,超快涡旋光脉冲可以被用于对极紫外区域的结构光场进行超快时空操纵。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发现,飞秒涡旋光脉冲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过程中伴随着独特的跃迁选择规则以及角动量传递行为。最近,研究者们在光电离实验中相继发现了轨道角动量导致的光电离二向色效应,以及光学聚焦系统中强激光场的轨道自旋转化现象。由于强场中极端的光学环境,对于光场轨道角动量的原位测量和表征是十分困难的。到目前为止,如何实现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原位测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刘运全教授和龚旗煌院士等结合双色激光场时间空间控制和高分辨光电子成像技术,发展了一种强激光场下光子轨道角动量的测量技术。该成果以"Probing th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f intense vortex pulses with strong-field ionization"为题,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图2 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的光电子动量分布。a, b 实验测量结果。c, d 理论计算结果。被测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分别为 (a, c) ? = 1和(b, d) ? = 2

 

 

图3 用制备得到的双色同向旋光场驱动强场电离过程,并用COLTRIMS系统对电子离子碎片的光电子动量分布进行探测

 

    此外,在实验中,研究者们控制每一个双色激光脉冲电离不超过一个氩原子。氩原子的电离能为15.8eV,光电子通过电离获得的最慨然能量约为7eV,而800-nm和400-nm光子的能量分别为1.55eV和3.1eV。因此,每一次多光子电离事件中从激光脉冲中吸收的光子数(~10),与每个光脉冲中原有的总光子数(~1×1015)相比是十分微不足道的。这意味着,在通过强场电离的手段实现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探测的同时,对光束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态的影响是十分微弱的。基于这个特点,光电离探测技术有望被应用于光学系统量子态的“弱测量”。除此以外,这项工作对产生和探测更加广义的粒子束涡旋,譬如涡旋电子束等,也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CHINALASER)
下一篇:

LMN 2024 第五届世界激光制造大会邀请报告新鲜出炉&征文通知

上一篇:

飞秒激光激发硒化锌多晶中的双光子吸收和受激发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89888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