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室温磷光(RTP)材料具有高柔韧性和大面积可制造性,在有机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在室温下很难填充和稳定敏感的三重激发态,要获得这样的光物理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Chaolong Yang报道了通过在聚乙烯醇(PVA)基质中掺入合理选择的有机发色团,通过氢键和共组装策略实现了大面积、柔性、透明和长寿命的RTP薄膜。
开发的3,6-二苯基-9-咔唑(DPCz)掺杂的PVA薄膜在环境条件下表现出长寿命的磷光发射(长达2044.86 ms)和显著的余辉持续时间(超过20 s)。同时,7H-二苯并[c,g]咔唑(DBCz)掺杂的PVA薄膜在去除紫外激发源后的绝对亮度达到158.4 mcd m2。
研究发现,PVA基质中丰富的氢键相互作用抑制了非辐射衰变,同时,通过共组装效应减小了单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隙(ΔEST)。
由于这些RTP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余辉性能,它们被应用于制造具有可重复折叠和卷曲特性的柔性三维(3D)物体。重要的是,在环境条件下成功建立了多通道余辉发光二极管阵列。
这种长寿命磷光系统为生产大面积、柔性和透明的发光材料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