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中,基于超表面设计的印刷图像多路复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通过更改入射光的参数(例如偏振,波长或入射角),可以在直接显示在超表面上的不同图像之间进行光学切换。当使用白光时,仅使用偏振切换实现两个图像的多路复用。此类超表面由单独控制的纳米结构制成,可提供高分辨率像素,但图像较小,并且涉及较长的制造过程。近日,来自法国里昂大学的Nathalie Destouches等人证明纳米复合材料的激光加工提供了一种通用的低成本,快速,具有大面积加工能力,可控制统计特性的随机超表面,在白光照射下最多可进行三幅图像多路复用。通过独立控制吸收和干涉效应,反射和透射中的颜色可以独立变化,从而在白光下产生两个图像的多路复用。使用等离纳米颗粒的各向异性,可以复用第三张图像并通过极化变化显示。研究者讨论了这些激光赋能的随机超构表面的设计策略,基本属性和实现的多功能性。该技术应用于柔性基板,可以在信息加密或功能可切换的光学设备中找到应用,并为视觉安全和防伪提供许多优势。相关研究发表在杂志《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刘乐)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10430